网站首页 | 礼堂动态 | 礼堂风采 | 图片直击 | 视频展播 | 政策公告 | 家风家训 | 你点我送
 
【昌化镇】我为村庄做件事丨未来的乡村应该是啥样?这场“民生议事堂”活动为你解答

作者:
来源:【临安区掌上文化礼堂添加日期:2022-12-16

近日,“民生议事堂·助力昌化未来乡村发展”专题协商活动在昌化镇后营村文化礼堂举行,区政协副主席胡水元,区政协城建委相关负责人、区政协社科界别全体委员、昌化镇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今年年初,后营村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一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围绕“牧歌田园·智富后营”建设定位,以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为建设主体,以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为建设特色,精心制定实施项目10个,总投资3181万元,通过整合“政府、资本、运营”资源,打好“党建+产业+治理”组合拳,实施“一道+三网+五场所”等重点项目,全力绘就“在后营·见未来”的共富新图景。

如今,走在后营的田间地头,扑面而来的“幸福味”“共富味”“未来味”满满——邻里中心成了“一老一小”爱来、常来的打卡点,时不时传出欢声笑语;民宿与羊场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推出“共富礼包”,构建抱团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村民们可利用“E治理”平台上报身边事,真正实现“一网覆盖、智慧互联、码上就办”……

那么,未来的乡村是啥样,应该怎么建?听一听他们怎么说——

区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社科联主席周忠辉认为,要重发展,完善“一村一品”体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探索新兴产业。要讲文化,做好本地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挖掘,完善文化场所设施、推动文化活动开展。要抓环境,打造标志节点,重视后期保持维护,打造全域景区化的美丽乡村。

区政协机关党组成员、城建委主任胡建强希望,未来乡村建设要在面子与里子上双向发力,进一步完善污水改造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当地特色的共富产业,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实现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浙江满江红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钱向灵表示,要推动乡村“产权”到“股权”的迭代升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让老百姓当上“生态股东”,拿上“生态分红”。

区餐饮协会常务副会长、副秘书长吴爱国提出,要推出农特产品、预制菜等一系列乡村伴手礼,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消费链,形成文旅产业的内在闭环。

区钱镠研究会副秘书长钱忠英则认为,要充分挖掘、保护、建设好村落原有的特色风貌与地域文化,加强数字化、生态化、人本化建设,加快城市与乡村的充分融合。

昌化石行业协会副会长姜四海表示,要从原有乡村资源的深化与自身内部文化的修饰入手,加快“产、村、人、文”的深度交融,打造更接地气、更有人气的未来乡村。

虞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蔡劲波,昌化中学副校长吕标纷纷表示,要做优顶层设计与长远规划,加强美丽乡村建成后的长效运营,提升村集体的自身造血功能。

镇党委书记金毅对与会人员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未来乡村发展表示感谢,并表态将充分吸收、抓好落实。就下一步昌化如何建设未来乡村,他强调要打好党建牌,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体系重塑。要打好民生牌,聚焦“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务,在美环境、强基础上下功夫,持续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要打好共富牌,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实现村集体与村民的“双丰收”。

区政协副主席胡水元指出,本次“民生议事堂”活动组织用心、参与广泛、形式多样、选题精准,认为未来乡村建设应当注重环境打造、基础配套、产业培育、文化植入,充分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关注集体增收,依托大项目带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他希望,昌化镇要深刻把握未来乡村建设是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时代命题和重大课题,做好意见建议的充分梳理、深入研究和转化落实,讲好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故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未来乡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接下来,昌化镇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大力推动乡村集成改革,重点做好三方面:在塑造品牌上下功夫。秉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彰显特色”理念,加快制定“一村一品”乡村综合发展规划,全力打造具有浙江气质、杭州意向、临安韵味、昌化特色的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在完善设施上下功夫。打好拆整建管组合拳,推动人居环境整体提质升级。完善优质服务供给,精心布局“一老一小”、精神文明阵地等公共服务场景,全面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在强村富民上下功夫。持续推进村社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快山水资源、土地资源与闲置资源的盘活利用,加快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换,让创新创业去乡村蔚然成风。

信息发布:黄晓强

 
 
 
杭州区县市文化礼堂官网展示:
  西湖  •萧山  •余杭  •富阳  •桐庐  •淳安  •建德  • 临安  • 江干  •滨江  • 大江东
 
临安文化礼堂官方网站  临安新闻网制作维护
浙新办[2004]42号 浙ICP备0500213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