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合,华灯初上。在临安区高虹镇虹桥村,晚饭后的人们被村文化礼堂里的吹拉弹唱声所吸引。“草根明星”们表演的越剧快板《村嫂唱高虹》,民乐《采茶曲》《梁祝》……赢得了村民们的阵阵掌声。
村里来了“文化管家” 这里正在进行一月一度的合演。一曲终了,徐进走到民乐团琵琶手丁太兴身旁,躬身指导琵琶指法。“你刚才这个轮指指法不对,应该从上往下……” 69岁的丁太兴是虹桥村的文艺爱好者,曾在镇卫生院当过保安。闲来无事,喜欢在家牵牵二胡。两年前,虹桥村成立民乐团,丁太兴毛遂自荐,如愿入团,成了一名琵琶手。 徐进也是一名琵琶手。不过,她是临安区总工会文工团的琵琶手。自从今年上半年文工团与高虹镇签订了“文化管家”协议,徐进就“升格”为团里的民乐指导老师,负责指导琵琶、柳琴、中阮、古筝等民乐乐器的弹奏。每月,徐进都会随团定期来高虹各村,为像丁太兴这样的农民乐手指导民乐弹奏。像丁太兴一样有幸得到专业指导的还有很多乡村文艺爱好者。 临安区总工会文工团团长杨刚战数月前,和他的同事们以“文化管家”的身份来到高虹镇,已经为高虹各村改编了4个乡土原创节目,创作了4个新节目,眼下还有7个节目正在创作编排中。 “乡村还是有很多文艺能人和文艺爱好者。平时他们苦于没有舞台、没有组织,很多人只能在家里或者是在单位里自娱自乐。杨团他们来了以后,把村里的文化礼堂盘活了,并且通过一个个节目把大家凝聚起来。不光让农村文艺爱好者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丰富了村民们的闲暇文化生活。”高虹镇党委委员、妇联主席刘雯说。“更让群众高兴的是,村里有了自己的文艺作品,通过身边人唱身边事,引导身边人学身边人,向上向善就潜移默化地传播开了。” “管家”到家,文化礼堂活起来 “盘活人气,凝聚人心”正是临安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文化管家”的用意所在。 今年,是我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收官之年,人口规模在500人以上的行政村将基本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就临安而言,全区270个行政村中,已建成240座文化礼堂,剩余的30座也将在年底前建成。文化礼堂建成后,如何使用好、管理好、运行好,更好发挥学教、礼仪、娱乐功能,实现“大门常开、活动常态、内容常新、队伍常驻、群众常来”(简称五常),是各地面临的新课题。 今年以来,临安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目标定位,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专业文艺团队或文化企业,以“文化管家”的身份,下沉到各镇村,开展“送文艺”、“种文化”、“育文明”活动,为临安在“后文化礼堂”时代实现“五常”目标,打开了一扇门。 临安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临安将通过聘请“文化管家”下沉到村,努力实现“六个一”目标:引进一批热爱乡村且可以长期合作的专业文化团体;培育一批活跃于乡村的本土文艺人才;挖掘一批优秀乡土文化项目;推出一批参与面广、互动性强、寓教于乐的创新性礼堂活动;塑造一批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的乡村文化品牌;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示范引领作用的高品质农村文化礼堂。 目前,临安区总工会文工团已与湍口、天目山、高虹三个镇签订了“文化管家”合作协议,惠及三个镇27个村。合作半年来,已创作了包括越剧表演唱《别样精彩天目山》、舞蹈情景剧《白鹤情缘》、越剧快板《村嫂唱高虹》、根据王丰华事迹改编的情景剧《圆梦村长》等一批优秀节目,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 临安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在“文化管家”的覆盖率和普惠性上下功夫,努力物色数量更多、服务领域更宽泛的“文化管家”下沉各村,为农村文化礼堂实现“五常”目标,助力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