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礼堂,精神家园。身有所栖,心才会有所寄。
自临安首创文化礼堂以来,截至去年底,已建成77个文化礼堂,到2019年底,计划实现全区农村文化礼堂行政村全覆盖。
从“两堂五廊”到“建、管、用、育”一体,文化礼堂正走向内涵式发展;在宣传文化员和村民心目中,有着他们对文化生活、精神家园的认识、理解和故事。
上畔村:
古祠堂里文"化"人
看着自己两幅书法作品在老年大学书画展展出,锦南街道上畔村的李尧土眼角的皱纹都带着笑意。四年前,他还是大家眼中没读几年书的“大老粗”。
李尧土小学毕业就回家务农。“那个时候面朝黄土背朝天,整天与锄头、镰刀打交道,别说写书法,就连斗大的字也没认识几个。”65岁那年,李尧土从农田“退休”,日子也就清闲起来。“听说徐老师在文化礼堂教书法,好多人跟着练呢,我也去凑个热闹。”这热闹一凑就是四年,现在练习书法已经他每天的“第四餐”。一天不“吃”,就“饿”得慌。
李尧土口中的“徐老师”,是比他小两岁的徐玉文,上畔村宣传文化员,多才多艺,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徐玉文还是村里的“文化通”,对上畔村的人文历史、文化遗产了如指掌,先后整理出《龙生九子化九山》等7个民间故事,挖掘出曲艺《十张台子》、民间舞蹈《巾帼龙舞》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编撰了8万多字的纪实故事《情系安桥》。这些作品作为乡土教材,深受老百姓喜爱。
“上善若水,畔龙献瑞,百姓同源,共振而衍。”上畔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苏轼、洪熙夔等历史名人都曾在上畔留下诗篇。2012年,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上畔村罗氏宗祠化身成为“文化礼堂”的主体,徐玉文当仁不让成为文化礼堂管理员。
上畔村的文化活动一直有传承,推崇龙舞、棋艺、社戏、书画等文化活动。“但以前没有固定组织,比较松散。”利用文化礼堂的平台,徐玉文走家串户,组建起龙灯队、腰鼓队、铜管乐队、戏曲演唱组等9支村级文艺队伍。闲来无事,村民们就在文化礼堂相聚,吹拉弹唱,跳舞画画,欢声笑语多了。
今年52岁的周菊文是文化礼堂的常客。“以前工作之余喜欢搓麻将,一搓就是好几小时。后来得了强直性脊柱炎。医生告诫我要多出去运动。”刚好,那时文化礼堂刚改造好,礼堂前的广场可用来排练跳舞,周菊文就拉上自己的姐妹们组成了舞蹈队,后来她还成为了舞蹈队队长。
在此之前,周菊文是不敢靠近祠堂的。“印象中,祠堂有些破旧,黑黢黢的,有点慌。”让周菊文想不到的是,改造之后,这里亮堂了、有生气了,成了村民的聚集地。2013年,上畔村举行了首届“文艺秀才”褒奖仪式,周菊文被选为“舞蹈秀才”。“心情愉快了,气色也好了,大家都说我越活越年轻。”在文化礼堂,她焕发新生。
文化礼堂里应该不只是唱歌、跳舞,徐玉文深知这一点。礼堂建成后,他通过“开蒙礼”、“敬老礼”、“元宵文化节”等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好家风。
“希望儿子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明白做人的道理,努力向善,尊师重道。”上个月,村民徐玲娜领儿子参加了启蒙礼,开启了人生第一课。她还让儿子跟着徐玉文学习书法。“写字能静心,锻炼性情,只要有空,我也会去写上几张。”
组织文化活动之余,徐玉文利用在文学、书画、民乐等方面的特长,在文化礼堂开起了“春泥书画班”, 每年安排春季、暑期、秋季三个学期,让村里的孩子免费学习书画、乐器技能。7年来,“徒弟”已有数百人。为了教学和排练的需要,徐玉文自费四万余元,购置了大提琴、琵琶、二胡等民族乐器三十余件。
在文化礼堂的墙壁上,悬挂着不少书画作品,都是徐玉文收藏多年的珍品。“分期展示,让老百姓在文化礼堂就可以接受艺术的熏陶。”徐玉文说。
上畔村文化礼堂里引人注意的还有罗氏宗祠柱子上雕刻着的一副对联,历经时光依然醒目:祖宗虽远祭典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桂芳桥村:
新礼堂里唱"新戏"
傍晚,天目山镇桂芳桥村文化礼堂聚集了不少人。广场上,跳排舞、练太极、打腰鼓,各自在划定的区域内怡然自得;电子阅览室内,村中少年认真看书摘抄;书画室里,几位老人屏气凝神写着毛笔字……
“以前村里有个老戏台,也经常聚集很多人,但没这么多活动,就是听听戏、看看电影。”看着文化礼堂的热闹景象,村里的老支书孙中明回忆起儿时赶场子看戏的场景。
桃腮粉面的生旦大角、披红挂绿的净末行家,或轻啼一曲,或大喝一声,扭着台步从幕后走出来……桂芳桥村的老一辈都知道,以前老村委处有个戏台子,尽管简陋,却是当时的“文娱中心”,连邻村村民也爱跑来这里看演出。
“戏台上故事轮番登场,台下观众拍手叫好。”在孙中明看来,老戏台带给村民们很多欢乐,是很多人对过去生活的记忆。
这样的场景在80年代中断了。改革开放以后,村民的重心转移到发展生产。桂芳桥村是临安纺织发源地之一,当时80%的农户家中都有纺织机。大家忙着织被面、织绸缎,“哐当、哐当”的机器声取代了大多数文娱活动。
“邻里见了面连说句客套话的时间都没有,娱乐活动更是空白,大家一门心思赚钱。”孙中明说,老戏台经不住风雨“摧残”,后来索性拆了。
岁月流转,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浪潮中,村民们生活越来越好,开始怀念“老戏台”。“老百姓对精神生活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健康、要养生,还要提高文化涵养。”桂芳桥村宣传文化员徐爱玉说,为了丰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桂芳桥村两委决定乘着文化礼堂建设东风,建造一个升级版的戏台,为丰富村里文化活动提供载体。
2015年文化礼堂建成后便成了一个“吃香”的地儿。党员固定日活动、育婴师培训、养老护理培训、小香薯产业培训、电影下乡、敬老礼等活动源源不断。徐爱玉还记得文化礼堂刚刚建成的时候,生怕村民不愿捧场,活动前都会挨家挨户上门告知。“现在只要在微信群里发个通知,大家都会积极响应,不怕人不来,就怕人多了坐不下。”
这几日,95岁的张桂珍老人到哪儿脸上都喜笑颜开。因为前段时间,文化礼堂的“敬老礼”上,儿子陈关喜当众给她敬茶、送礼,表达孝心。“当着村里人的面对我尽孝,我高兴,脸上也很有光。”
“我也是第一次‘秀’孝心,老人开心就好。”陈关喜家中有兄弟姐妹七人,平时对年过九十的老母亲也是百般照顾。但孝顺归孝顺,从未刻意表达过。“原来大声说出来,在大家面前表现出来,我妈更开心。”陈关喜非常感谢这次敬老礼,“尊敬长辈是传统美德,我也在给我的孩子们立榜样。”
“没想到啊,还可以像小时候一样聚在一起看演出。而且这把年纪了还可以练太极、跳排舞、打腰鼓。”年逾古稀的沈大爷头上贴着膏药,午饭后来到礼堂前的广场散步,边看边听电子屏上播放的村歌,“节目好看,村歌好听,老戏台子是没了,但这个文化礼堂更好。要是村能发展起来,不欠债就再好不过了。”沈大爷与一名正在参观的外地人说着话,言语中似有所期盼。
泥川村:
“圆丰阁”里育新风
连续几日,锦北街道泥川村的宣传文化员胡晓亚,早上六点多就在村文化礼堂图书室的电脑前忙开了,“要尽早准备好敬老礼,还要赶紧把好家风家庭名单列出来,报给街道,安排接下来的事情了。”胡晓亚的办公室中,一张张家训书法作品也等着送去装裱。
今年的敬老礼活动定在10月8日。敬老礼是村里耄耋老人才受得起的厚待。沈美凤1938年生,今年80岁,借着敬老礼活动,村里请她参加集体生日会。届时,会有一个8层生日蛋糕献给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都说老人像小孩。我妈一早就盼着了,隔三差五就问我举办敬老礼的日子,脸上乐开了花。”老人的女儿说,“今年我们还评上了好家风家庭,双喜临门。”
这几天,胡晓亚从文化礼堂的储存室里拿出已有的敬老礼服准备熨帖。沈美凤是第一次参加敬老礼,需要订制传统手工礼服。胡晓亚已经联系了沈美凤的家人带着老人去集镇的裁缝店给老人量好衣服尺寸。泥川村目前有13位年纪在80岁以上的老人,沈美凤是这支备受尊敬的老年队伍里的新成员。
自2011年成为宣传文化员以来,胡晓亚对这份工作乐此不疲。她感受得到,这几年,村民精神生活愈加饱满了。“敬老礼让村里老人更有存在感,村民也借此机会聚在一块儿,亲近沟通,开怀舒心。”
泥川村里的文化礼堂始建于2012年。木制的庞大凉亭内,方桌、长椅、电视机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一旁是图书室和兵乓球桌,还有个舞台。环境知识竞赛、垃圾分类宣传……一年四季,这里的活动,每次都座无虚席。
文化礼堂取名“圆丰阁”,村支书郑校林这样形容:“圆丰阁三个字,就是希望我们村圆满和谐、丰收丰裕。这个文化礼堂,穿西装的人可以进来坐一坐,保洁清洁员也可以进来休息。村里造的是一个老百姓的村庄客厅,不讲豪华。”如今,这因地制宜的文化礼堂人气颇高,每年都有很多人来参观。
但当初,这个别具一格的文化礼堂,还有一个关于“5万元”的小插曲。2012年,泥川村文化礼堂建成后,有关部门并不认同这座开放式凉亭为主体的文化礼堂,结果项目补助金从原来的25万降到5万。“为了建这个文化礼堂,村两委花了大心思,去了很多地方参观学习,理念不被接受,我有些不服气。”当时,郑校林一度拒绝接受5万元的项目资金。
不久后,一次偶然的新农村考察,却让圆丰阁得到了考察团的认可,大家认为礼堂因地制宜,而且更重要的是注重了礼堂里的活动。紧接着,好家风褒奖礼、区里的好家风现场会陆续走进这个村庄。“我所认为的文化礼堂,不是一间封闭的有距离感的房屋建筑,它就是老百姓随时可以来的地方,让大家文明和谐愉悦地生活在这个小村庄,生活充实舒服。”郑校林说。
在这个文化礼堂里,每天都发生着乡村小事。胡晓亚还是一个义工,有个理发绝活,一手密齿梳,一手理发剪,双手一举,几分钟便能剪出一头清爽利落的短发。文化礼堂就是一个服务基地,她经常无偿为有需要的村民理发。
“在文化礼堂提供志愿服务,能够让大家更愿意来。我在为村民理发时,常常就有在附近玩耍的孩子们凑过来。帮别人做点小事,我挺开心的,大家都在村里生活,互帮互助都是应该的。”文化礼堂让胡晓亚的义剪变得更有意义。
从义剪开始,胡晓亚还带出了一支“小鸭子乡村服务队”。乡村服务队成立以来,文化礼堂成为队员们集中开展志愿服务的一个平台。“我们服务队现有成员50多人,大家各有所长,都愿意为村民服务。”胡晓亚说。
在胡晓亚家客厅墙上,“存好心 做好事 守公德 严自律”的家训书法作品遒劲有力,全家福照片里,一家四口笑脸灿烂。
乡村服务队的身影不仅出现在文化礼堂,村里发生大事,也总是马上出现。今年6月30日,泥川村突发泥石流。小鸭子乡村服务队出现在救灾现场,村民也纷纷加入。半个月时间,泥川村又恢复了往日的整洁和平静。
郑校林看到了泥川村的村民的变化和团结,“以前有点小矛盾的邻里,现在都能在文化活动中和睦相处。合作参加各类文艺演出,让村民变得更加亲近。大家都像村口的‘圆丰阁’,开放包容。”
采访札记
以内涵式发展引领精神成长
文化礼堂是村民们娱乐、学习的场所,更应成为精神成长的“学校”,引领“身有所栖”到“心有所寄”。从“身有所栖”走向“心有所寄”,是文化熏陶、精神培育和内化的过程。文化礼堂的内涵式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首创文化礼堂以来,我区文化礼堂在探索实践中创设了载体、充实了内容、引入了资源,村民文化生活逐步丰富,乡村文明焕发出新气象。向着精神家园的目标,还要问一问文化礼堂,现在有了什么、还缺什么,哪些是精神家园应该承载的,哪些无须填塞。
文化礼堂的生命力在于持续发挥作用。既要研究村民的需要,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要以契合需求的方式引领让村民放开眼界、打开心灵、提升理念。
这种引领,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时代信息的传递,更重要的是润物无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当一种不需要外部认证的是非标准、行为准则在村民内心健康树立,对美好的生活、自己、他人、集体、未来充满希冀,并愿意融入成为一份子的时候,“心有所寄”就成为了一种精神的力量。
文化礼堂,从“身有所栖”走向“心有所寄”,任重道远。 文字/记者 朱 艳 王苑阳 王建辉 摄影/记者 金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