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是一家人,相互之间要理解、包容……”阳光明媚的冬日,太湖源镇浪口村文化礼堂“好家风”课堂上,婆婆和媳妇们津津有味地听着 “好家风”家庭代表讲述“好家风”故事,人头攒动的课堂上,村民袁柏荣的身影特别引入注目。
袁柏荣是村里的宣传文化员,也是去年的村级“好家风”家庭。他说,今天的课非常有意义,自己学习到很多新知识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
浪口村企业较多,经济发展也比较快。村民们富起来以后,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为此,村里借助文化礼堂这个载体,大力发扬“忠孝勤俭勇 仁义礼智信”等优秀传统文化。浪口村党总支书记吕建夫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民们都将“好家风”与村庄礼仪规范当作自己的言行准则。
文化礼堂育家风、文明村内涵提升、“好家风”乡村志愿服务队、“好家风”进农家乐和农村电商、家风家训伴我成长、家风崇廉、“好家风”家庭推选……随着我市“好家风”建设的深入,一个个精神文明“品牌”如一朵朵鲜花盛开在广袤的临安大地上,充实着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在马溪社区碧桂苑小区每一幢楼道里, “好家风”志愿服务队的展示牌特别醒目。“我遇到难题,一个电话,队员们就上门服务,态度特别好。”今年79岁的住户傅剑英说,不仅如此,服务队每月还开展义剪等活动,提供了很多便利。
楼道贴着600多块展示牌,将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人数摸清登记在册,与供电局等单位成为共建单位……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马溪社区“好家风”志愿服务队,俨然成了小区居民贴心的“娘家人 ”。
王爱临是马溪社区书记,对此,她有更深的感受:“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以及许多人的关心爱护下,‘好家风’志愿服务队茁壮成长,服务的内容与项目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队员们和居民们也真正地成为了一家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百姓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高,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为了推进“好家风”建设,让“好家风”家庭拥有获得感,我市出台了“好家风家庭”信贷优惠办法、就业服务支持和华数数字电视费用减免等政策。
漂亮的窗帘,舒服的沙发,光洁的地面……走进上东村“好家风”家庭程越玲一家,崭新的装修让人眼前一亮。程越玲说,这都得益于“好家风”,2014年建造新房花去20多万元后,装修房子的贷款成为程越玲一家的燃眉之急。此时,市农村信用合作社根据“好家风家庭”信贷政策,向他们伸出了援手。“这个政策很实惠,成为‘好家风’家庭不仅有荣誉感,还有获得感。”程越玲开心地说。
为了切实给“好家风”家庭成员提供帮助,市就业管理服务处把脉问诊精准服务。
“我们对‘好家风’家庭成员的就业需求进行入户调查,详细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就业意向和服务需求后,提供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市就业管理服务处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共为“好家风”家庭成员开展就业推荐160余次,数十人成功就业。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市正创新方法不断实践,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古韵悠然的杨溪村文化礼堂里传来琅琅的读书声,身着汉服的学生认真地朗诵《弟子规》,这样的场景在杨溪村文化礼堂并不少见。
孝子祠、韩世忠墓、郎家祠……小桥流水人家的杨溪村不仅景色宜人,而且文化底蕴深厚。为了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带动村民致富,杨溪村与旅游公司合作,推出忠孝学堂这一旅游线路。
“忠孝学堂的部分收入用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拓展等,促进了村里的发展。山核桃、冻米糕、白糖……依靠忠孝学堂热带动的土特产热,也为村民们增加了不少收入。”村宣传文化员郎洪荣说,随着忠孝学堂旅游的持续增温,村里将进一步开发农家乐等旅游项目,村民的脑袋和口袋一样越来越富足。
据了解,接下来,我市将四轮驱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好家风”建设;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是一个家庭文化传承的浓缩,对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深远的影响,对精神文明建设也至关重要。”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大力进行“好家风”建设,就是为了让“好家风”真正深入千家万户,让精神文明的花香装点每一位老百姓的幸福生活。